Search

【ASD:心房中隔缺損 --- 機智醫生生活第二季第八集 50:32】

心房中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ASD:心房中隔缺損 --- 機智醫生生活第二季第八集 50:32】

心房中隔缺損(ASD)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之一,
也是我門診最常解釋的疾病之一。

每當被問到這個病會有什麼症狀的時候,
我總是要解釋很多醫學名詞、原理和症狀;
直到我最近看了『機智醫生生活』第二季第八集這個片段之後…

我常常想跟病人和家屬說,看看這個片段就懂了。

===
醫生:「你之前應該一直感到呼吸困難,不會很難受嗎?」

患者:「我是有感覺到自己說話時(喘),經常會有點費力(喘),但我從年輕到現在都是這樣(喘),所以就不覺得這樣很難受。不過最近...(喘),狀況突然變得更嚴重了。我本來(喘),沒這麼喘的。」

家屬:「因為我爸說話時常都會氣喘吁吁,我們就認為這是他說話的習慣,沒想到他心臟居然破了一個洞。教授,確切的病名叫做什麼?」

醫生:「心臟超音波看來是ASD,心房中隔缺損。人的左右心房中間有道牆,而那道牆上有破洞,我們就稱之為心房中隔缺損。其它還有三尖瓣閉鎖不全、和中度的肺功能低下。這是他從小就有的疾病,原本還沒有特別不舒服,直到三尖瓣閉鎖不全變嚴重後症狀加劇。」

家屬:「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?」

醫生:「大部分先天性心臟病的原因都不明」

家屬:「想治療的話要動手術嗎?」

醫生:「治療方法只剩下手術。依目前的症狀來看,無法進行非手術治療。」
===

這就是這個疾病,心房中隔缺損的典型表現。

五十多年前,心臟超音波並不像今天普及,
因此心房中隔缺損這個『先天性心臟病』
常常被延遲發現、診斷。
發現時大多伴隨著心臟衰竭、肺功能低下等併發症,
治療方式更是只能靠手術開刀。

(所以劇中的病人是個長者,他小時候沒做過超音波)

但隨著醫學越來越進步,
近年來心房中隔缺損(ASD)出生後不久就可以診斷,
追蹤和治療都多了很多選擇,
並且大多可以嘗試非手術的治療;
也就是心導管封堵術,
而不需要接受開心手術來修補心臟裡面的洞。

就如劇中醫師和患者所說,
這是個『從小就有的疾病』,
『從年輕到現在都是這樣(喘)』;
而我們現在都能從小就發現,
不用等到心臟衰竭了才開刀處理。

盡早發現,定期追蹤,及時治療。

『先天性心臟病』不可怕,不用擔心!

#ASD
#心房中隔缺損
#先天性心臟病
#機智醫生生活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